鋰輝石、葉長石、鋰云母這3種礦石通過選礦、濃縮后可有多種用途。鋰礦床的邊界品位和工業品位又分為手選礦石和機選礦石,并分別確定了品位指標。手選與機選礦石的劃分,根據生產實踐經驗,若礦體中鋰輝石粒徑大于3cm,礦石品位在2%~3%以上;綠柱石的粒徑大于0.5cm,礦石品位在0.1%~0.2%o以上,就適于手選,劃分為手選礦石,并進行手選礦物儲量計算。手選礦石的尾礦具有機選價值的和不適于手選礦石的,均屬機選礦石。
鋰礦選礦方法,有手選法、浮選法、化學或化學_浮選聯合法、熱裂選法、放射性選法、顆粒浮選礦法等,其中前3種方法較為常用。
一、手選法
手選法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國內外鋰、鈹精礦生產中的主要選礦方法之一。1959年我國的新疆、湖南等省區手選生產的綠柱石精礦選2800多噸,1962年世界綠柱石精礦產量為7400t,其中手選精礦占91%。這主要是由于鋰、鍍礦多數來自偉晶巖礦床,選別的主要工業礦物鋰輝石、綠柱石等晶體大、易手選。但應看到,手選勞動強度大、生產效率低、資源浪費大、選別指標低,因而正在逐漸地為機械選礦方法所代替。然而在勞動力廉價的發展中國家里,手選仍是生產鋰鈹精礦的主要方法。
二、浮選法
浮選方法的研究和應用較早,國外在20世紀30年代已將浮選法用于鋰輝石精礦的工業生產。鋰輝石浮選有的采用反浮選,有的用正浮選。鋰云母易浮,常用正浮選;綠柱石的工業浮選報道的極少。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鋰輝石、綠柱石的浮選研究,隨后又進行了鋰云母浮選、鋰鈹分離和其他鋰鍍礦的研究,確定了鋰輝石、綠柱石、鋰云母的浮選工藝流程,并在新建的鋰鍍選礦中得到應用。
三、化學或化學、浮選聯合法
這種方法適用于鹽湖鋰礦,從中提取鋰鹽。其流程是將鹵水在曬場上蒸發,鈉鹽和鉀鹽沉淀析出,氯化鋰濃度提高到6%左右,然后將其進人工廠,用蘇打法將氯化鋰轉變成碳酸鋰固體產品。
鋰礦石提鋰是最早被采用的一種方法,現已發展得較為成熟,再主要工藝包括選礦、提取和加工三步?,F在主要成熟的上藝有手選-磁選工藝、浮選磁選工藝、浮選、重選、磁選聯合工藝、選礦一化學處理聯合工藝、選-冶聯合工藝等。各工藝有其自身特點,可依據鋰礦床的組分和性質及主要產品選擇較合適上藝。
從鋰礦石中提鋰主要有鋰輝石、石灰燒結法、鋰云母、石灰燒結法、鋰輝石,硫酸焙燒法、鋰云母-氯化焙燒法、鋰輝石一純堿壓煮法等。日前,生產金屬鋰的主要方法是焙融鹽電解法,但是此法消耗大量的直流電,同時必須收集和處理在陽極上排出的氯氣,作為原料的鋰鹽(氯化鋰)價格昂貴,而且純度要求高。
來源:礦機之家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聯系方式:services@kjzj.com